书法欣赏【张翰帖】
《梦奠帖》全卷
张翰帖的书法欣赏特点是字体修长,笔力刚劲挺拔,风格险峻,精神外露。张翰帖原属《史事帖》,是唐代著名书法家欧阳询存世四件墨迹之一,十分珍贵。对开有瘦金书题跋一则,是宋徽宗赵佶在赏鉴之余写下的心得。他评此帖“笔法险劲,猛锐长驱”,并指出欧阳询晚年笔力益刚劲,有执法面折庭争之风,孤峰崛起,四面削成。
唐太宗李世民是中国历史上少有的艺术皇帝,他精通书法,平生搜尽历代名帖,又将当今书坛巨擘拢为左右。他曾立嘱将兰亭真迹随葬,也曾经为一位书坛泰斗的辞世而嚎啕。
张翰帖也称季鹰帖,记张翰故事。张翰帖行书,11行98字。北京故宫博物院藏,张翰是西晋吴郡今苏州人,富于才情,为人舒放不羁,旷达纵酒,当时人将他喻为三国魏时“竹林七贤”之一的阮嵇,称他“江东步兵”。他追随贺循至洛阳做了齐王的官,但他并不快乐,时常思念江南故乡,于是萌生隐退山林、远离乱世之念,后终弃官回乡。
《梦奠帖》全称《仲尼梦奠帖》,本帖无款印,纸本
25.5×33.6CM,七十八字,书法笔力苍劲古茂。曾入南宋内府收藏,钤有南宋”御府法书”朱文印记两方,”绍””兴”朱文连珠印记,后经南宋贾似道,元郭天锡、乔篑成,明杨士奇、项元汴,清高士奇、清内府等递藏。现藏于辽宁省博物馆。
展开剩余83%
书法欣赏【梦奠帖】
此帖用墨淡而不浓,且是秃笔疾书,转折自如,无一笔不妥,无一笔凝滞,上下脉络映带清昕,结构稳重沉实,运笔从容,气韵流畅,体方而笔圆,妩媚而刚劲,为欧阳询晚年所书,清劲绝尘,诚属稀世之珍。
梦奠帖全称《仲尼梦奠帖》,此帖用墨淡而不浓,且是秃笔疾书,转折自如,无一笔不妥,无一笔凝滞,上下脉络映带清昕,结构稳重沉实,运笔从容,气韵流畅,体方而笔圆,妩媚而刚劲。书法笔力苍劲古茂。曾入南宋内府收藏,现藏于辽宁省博物馆。为欧阳询晚年所书,清劲绝尘,诚属稀世之珍。
后人评论
《书法苑》云:信本行书,蝉联起伏,凝结遒聳,裁萧水之柔懦,拉羲献之筋髓,比之诸势,出于自得。此本劲险刻历,森森然若武库之戈戟,向背转摺,浑得二王风气,世之欧行第一书也。元郭天锡说:率更初学王逸少书,后渐变其体,笔力险劲,为一时之绝,人得其尺牍,咸以为楷范。其《梦奠帖》劲险刻历,森森然若武库之戈戟,向背转折,浑得二王风气,世之欧行第一书也。
元
郭天锡:率更初学王逸少书,后渐变其体,笔力险劲,为一时之绝,人得其尺牍,咸以为楷范。其《梦奠帖》劲险刻历,森森然若武库之戈戟,向背转折,浑得二王风气,世之欧行第一书也。
更多书法欣赏
明
郁逢庆:唐银青光禄大夫太子率更令、渤海郡欧阳询,字信本,书《仲尼梦奠帖》七十八字,前后御府法书二小印,后有绍兴小印,合缝处古印甚多,下跋一吉字。未晓谁氏,庚寅十月购于扬中斋家悦生图书,亦曾入贾秋壑文府。率更初学王逸少书,后渐变其体,笔力险劲,为一时之绝,人得其尺牍,咸以为楷范。《书法苑》云:信本行书,蝉联起伏,凝结遒聳,裁萧水之柔懦,拉羲献之筋髓,比之诸势,出于自得。此本劲险刻历,森森然若武库之戈戟,向背转摺,浑得二王风气,世之欧行第一书也。
明
杨士奇:韦续《墨薮》欧阳正行书在中上品,欧教作有八诀,最利初学学者。观古人书,必观墨迹,乃见妙处。比《梦奠帖》七十八字,真人间绝无仅有希世宝也,盖尝入宋御府矣。赵文敏公所题考碑誌是三十七、八岁笔,故与后来特异。
清
王鸿绪:细审是帖用笔之意,直与《兰亭》相似,宜乎唐人评论以欧书居褚河南、薛少保之右,不诬也。
《仲尼梦奠帖》纸本,纵25.5cm
,横33.6cm,为唐著名书法家欧阳询所作,是欧阳询现存的四件墨迹之一。现藏于辽宁省博物馆。
欧阳询传世作品多为碑版楷书,行书有《千字文帖》《梦奠帖》《卜商帖》和《张翰帖》。
全文:
仲尼梦奠,七十有二。周王九龄,具不满百。彭祖资以导养,樊重任性,裁过盈数,终归冥灭。无有得停住者。未有生而不老,老而不死。形归丘墓,神还所受,痛毒辛酸,何可熟念。善恶报应,如影随形,必不差二。
这是欧阳询传世墨迹中最为可信、也最为精彩的一种,其中显示出充满自信的意趣。美妙的情调与意趣,渗透了对新笔法与新形式的自负与自由。
放大欣赏
此帖用墨淡而不浓,且是秃笔疾书,转折自如,无一笔不妥,无一笔凝滞,上下脉络映带清晰,结构稳重沉实,运笔从容,气韵流畅,体方而笔圆,妩媚而刚劲,为欧阳询晚年所书,清劲绝尘,诚属稀世之珍。
元郭天锡跋:”信本行书蝉联起伏,凝结遒耸,裁萧永之柔懦,拉羲献之筋髓。比之诸势,出于自得。此本劲险刻厉,森森焉如府库之戈戟,向背转摺,浑得二王风气,世之欧行第一书也。”
赵孟頫跋欧阳询《仲尼梦奠帖》
跋仲尼梦奠帖 杨士奇 明代
高士奇跋欧阳询《 仲尼梦奠帖》
朱应祥行书跋欧阳询《仲尼梦奠帖》
(声明:传播收藏知识为宗旨,本文来源写意艺术。
版权归原作者所有,如有侵权请告之删除。)